为深入学习郭亮人民艰苦奋斗,造福后人的精神,传承奋斗力量。6月25 日,豫北医学院赴郭亮村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申田裕的带领下,深入郭亮村开展实践学习活动。
凝视历史印记:绝壁长廊背后的血肉丰碑
上午,实践团在申田裕老师的带领下,首先来到了“十三勇士”展览馆。展览馆内,斑驳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。展柜中,锈迹斑斑的钢钎、布满裂痕的铁锤、陈旧的藤条帽以及昏黄的煤油灯静静陈列,墙上一幅幅修路的照片,展示这那段开山劈路的热血岁月。队员王路、徐佳慧等成员,站在照片前,久久凝视。申田裕化身 “历史讲解员”,沿着展陈脉络,为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每一件工具及其用途。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郭亮村村民不畏艰险、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。
倾听岁月回响:钢钎铁锤铸就的开山壮歌
接着,实践团拜访了老村长申明凯。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,为老人送上慰问品,并围坐在老人身边,倾听那段惊心动魄的修路往事。申明凯老人用朴实的话语,讲述着物资匮乏、技术落后的年代,党员干部、全体村民们如何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简陋的工具,在悬崖峭壁上一锤一钎地开辟出生命之路。“没有路,我们就自己造路!” 老人的话语掷地有声,在场成员无不被这份坚韧与执着所打动,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感动的泪花。
书写墨香敬意:以青春笔触传承奋斗精神
在交流环节,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,激情分享内心感悟。张译文感慨道:“以前总觉得艰苦奋斗是书本上的词汇,今天听了老村长的故事,才真切体会到这四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。”为表达对先辈们的崇高敬意,刘依辰向申明凯老人赠送了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“艰苦奋斗”4个大字苍劲有力,饱含着新时代青年对郭亮村精神的敬仰与传承决心。黄天逸、郭沛昊等队员们纷纷表示,在医学的道路上,同样会面临各种艰难险阻,但他们将以郭亮村人“艰苦奋斗” 的精神为指引,努力拼搏,克服困难,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
此次实践活动,通过专业讲解与实地探访,让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了郭亮村 “十三勇士” 艰苦奋斗、造福后人的精神内涵。未来实践团成员将把这份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坚定的信念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团队名称:太行薪火--豫北医学院赴郭亮村实践团
书院:豫北医学院羲和书院
队长:李好
通讯员:范家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