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有效应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态势,提升公众防溺水及急救能力,豫北医学院“泳”不“溺”爱防溺水急救宣讲团,联合新乡市蓝天救援队,于近期开展系列防溺水实践活动,为守护生命安全筑牢防线。
专业筑基:“理论+实战”锻造救援能力
活动伊始,豫北医学院宣讲团成员率先走进新乡市蓝天救援队基地,开启为期4天的系统化培训。课堂上,蓝天救援队的专业教官结合真实案例,系统讲解溺水情境下的科学自救方法——如“低头抱膝憋气”的漂浮技巧、被水草缠绕时的解脱要点;强调“保证自身安全”的救援原则,演示如何利用身边衣物、绳索制作简易救援器材;详解溺水者获救后的紧急医疗处理,包括控水误区、心肺复苏的“黄金4分钟”操作标准等。
此次培训并非双方首次合作,于2024年,豫北医学院就与新乡市蓝天救援队联合开展过防溺水宣讲,积累了丰富的协同经验。“医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,我们有实战经验,互补性很强。”蓝天救援队队长霍峰峰表示,这种“专业+实践”的培训模式,能让救援知识更快转化为实战能力。
多元宣教:从体育场到小学 让安全知识“活”起来
为让防溺水知识“入脑入心”,团队创新推出“沉浸式+可视化”宣教组合拳。“小朋友们,踩进这个飞行棋格子,看看‘独自去野外游泳’要退几格呀?”在新乡市体育场,一块5×5米的超大防溺水地面飞行棋前围满了孩子。格子里“野泳退3格”“正确呼救进2格”的情景问答,让孩子们在投掷骰子、移动棋子的过程中,自然而然记住了水域安全知识。在线上线下,成员们走进公园、商场发放调查问卷,累计回收有效样本2000余份,为后续精准宣教提供数据支撑;在河师大附中红旗学校,宣讲团的成员们登上讲台为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讲解防溺水的知识,宣讲团成员们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,相视一笑,这些用童趣包裹的安全知识,正像种子一样悄悄埋进孩子们心里。
创新亮点:专业力量+趣味形式 破解宣教“最后一公里”
不同于传统“你讲我听”的宣讲模式,此次活动以“专业深度+传播广度”双轮驱动,打造防溺水宣教新范式。在专业度上,蓝天救援队的全程加持成为核心支撑,用真实案例强化“智救优于蛮干”的理念。在传播创新上,团队构建“短视频+直播”矩阵,除实时直播外,成员们剪辑了“10秒自救技巧”“儿童防溺水3大误区”等系列短视频,通过实践团队账号推送,单条最高播放量达3000次。
团队队长谭紫怡表示: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,让更多人明白,防溺水不仅是‘不下水’的警示,更是‘会自救、懂救援’的能力。未来我们会拓展新的宣教场景,坚持用专业守护生命,让更多人敢救人、会救人,让每片水域都少一份危险,多一份安心。